收缩
  • 服务电话

  • 18124074099
曼顿顾问-推动企业变革与成长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今日深圳 行业资讯 咨询百科 最近搜索:外审员培训 外审注意事项 1 iso14001外审员 验厂咨询 资格 Ics 培训师 社会责任 提取公积金 iso 认证咨询 iso9000 iso专员 清逸堂 质量管理体系 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法
今日深圳

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三年内原特区外将建五所高中

来源: 深窗综合 |  2013-10-24 07:31:51  编辑: 周芬
 

  记者昨日从最新一期《市政府公报》上获悉,2013年~2015年是实现特区一体化根本改观目标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原特区外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深圳编制并实施《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除了优化城市空间推动规划布局一体化、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外,对原特区外居民最为关注的教育、医疗等民生服务,“实施计划”也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例如: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从2012年底的90%提高到92%;每千人总体学位数从2012年底的98座提高到110座;每千人病床数从2012年底的2.0张提高到2.4张等。

  教育

  新建学校重点布局在原特区外地区,逐步提高原特区外公办学位比例。加快推进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宝安职业学校扩建工程等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深圳市第七高级中学、第八高级中学、第九高级中学、第十高级中学、第十一高级中学建设。

  继续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增加普惠型幼儿园学位供应,扩大公办小学和初中办学规模,满足市民就近入学需求。到2015年底,原特区外地区每千人总体学位数达到110座。

  大力提升原特区外基础教育质量。在2010-2013年第一轮”百校扶百校“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中小学”百校扶百校“行动,组织101所优质学校,对原特区外101所中小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一对一”帮扶。

  新增教育投入继续向原特区外倾斜。各区街道所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部收归区级政府管理,由区级财政部门按全市统一标准保障经费投入。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日常运行费用全面实行统一生均拨款标准和统一的设施设备配置标准。2015年底前,力争实现全市公办中小学校设施设备标准化配置。

  医疗

  在医疗服务方面,“实施计划”要求,继续完善医疗资源布局,推进原特区外地区重大卫生项目建设。

  加快宝荷医院、新安医院等原特区外重点医院建设。到2015年底前,实现新安医院、宝荷医院完工,聚龙医院、新明医院完成建安工程,健宁医院完成主体工程。

  出台社会办医相关政策配套措施,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在华为科技新城、沙井、平湖等片区各新建1家三级综合医院,民治、龙城片区各新建1家三级儿童专科医院。

    延伸阅读:

  深圳将高水平高质量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原特区外“五年根本改观”

  深圳特区一体化建设将迈入新阶段。记者昨日获悉,市委市政府联合发布了《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3-2015年)》。未来三年,深圳将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为切入点,推进转型发展和“美丽深圳”建设,高水平高质量地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原特区外地区“五年根本改观”的阶段性目标。

  深圳经济特区范围自2010年7月1日起扩大到全市,自此,深圳全面推进特区一体化建设,随即制定第一个三年实施计划即《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0-2012年)》。经过三年建设,原特区外地区城市建设得到较大改观,初步实现了原特区内外协调发展。自今年起,深圳特区一体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为此,市委市政府联合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2013-2015年)》。

  据市特区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三年特区一体化建设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为切入点,继续完善原特区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面貌,优化空间布局,支持原特区外地区加快提升城市建设软硬件水平,全面缩小与原特区内地区的发展差距,基本形成与现代化城市目标定位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新框架。

  根据实施计划,到2015年底,原特区外地区主要建设目标分为12项目,分别为建设用地范围内次干道以上路网密度从2012年底的2.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2公里/平方公里;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从2012年底的90%提高到92%;

  3年累计新增污水管网600公里;燃气管网覆盖率从2012年底的43%提高到5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2012年底的90%提高到94%;空气质量AQI优良率从2012年的78%提高到80%;每千人总体学位数从2012年底的98座提高到110座;每千人病床数从2012年底的2.0张提高到2.4张;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2年底的13平方米提高到14.2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从2012年底的1.0平方米提高到1.05平方米;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从2012年底的85%提高到90%;每万人暴力案件立案数从2012年的12.2下降到11.5以下。

  市特区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将坚持以深圳质量引领特区一体化发展,统筹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原特区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突出前瞻性和创新性,高起点推动特区一体化规划建设、高标准实施城市管理,打造质量型增长、内涵式发展的特区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还将突出一体化机制创新。继续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形成有利于特区一体化的体制基础、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强大动力,全面消除特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推进管理体制一体化,全面实现全市发展“一盘棋”。(记者王晓晴)

    深圳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计划中原特区外的基础设施建设成重中之重

  基础设施建设向国际化看齐

  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将达92%,宽带无线网络覆盖率将达90%

  在新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三年实施计划》中,原特区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也将大幅向此领域倾斜。市特区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称,未来三年将通过提升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功能推动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

  根据实施计划,深圳将统筹建设高快速路网和城市干道网,尽快建成“七横十三纵”干线路网,加快推进广深沿江高速、东部过境高速等区域性战略通道建设,完成新彩大道、坂银大道等跨二线走廊通道建设。目前,深圳正在完成二线主要关口交通设施改造,打通一体化交通瓶颈。同时,提升原特区外道路建设标准,推动村镇公路城市化改造,全面打通断头路,促进原特区外交通品质的整体提升。到2015年底,原特区外地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次干道以上路网密度从2012年底的2.7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3.2公里/平方公里,新增加30条公交线路,增加或更新1500辆公交车辆,原特区外地区500米公交站点覆盖率提高到92%,全市公交占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6%。

  水、电、气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全面提速。据悉,未来三年深圳将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供水保障工程体系建设,研究推进东江三期工程以及西江引水工程等境外引水工程,保障远期用水安全需求,同时加快原特区外水厂(含村级小水厂)整合,提高出厂水质。科学编制电网建设规划,推进清洁电源和调峰电厂建设,全力推进500千伏现代输变电工程等6大重点电网工程建设。适度调高原特区外地区的电力负荷预测指标,高标准配置电力设施。原特区外地区新增变电站(除500千伏以外)一律采用户内式布置型式,城市建设用地内新增高压电力线路一律采用地下电缆,现有高压架空线逐步进行入地化改造。大力提高原特区外燃气管网覆盖率和居民管道气普及率,力求平均每年新增8万户居民用户,改造80个老旧小区,原特区外地区新建市政燃气管道100公里。到2015年底,原特区外地区燃气管网覆盖率从2012年底的43%提高到55%。

  环保设施方面,未来三年也将有大动作。实施计划要求,要大力推进原特区外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开工建设东部垃圾焚烧厂等重点项目,老虎坑、白鸽湖、坪山、塘朗山等环境园的规划和建设将加快以提高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至2015年底,全市资源回收率达到30%,餐厨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40%,新增建筑垃圾(不含建筑余土)综合利用率达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处理方面,统筹协调推进原特区外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建成公明污水处理厂、横岗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及固戍、沙井、燕川等污水处理厂新、扩建工程,力争建成宝安老虎坑、坪山上洋污泥厂,规划建设东涌、西涌污水处理厂,到2015年底,原特区外3年累计新增污水收集管网600公里,全市形成542万吨/日以上的污水处理能力。

  未来三年,原特区外地区信息化建设也将进入高速通道。实施计划透露,将在原特区外地区进行信息基础设施工程、三网融合试点工程、无线城市建设工程和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构建多领域的“深圳云”体系。以3S等为基础,全面推行公路、水电、三防减灾等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改造。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新机制,构建高水平智能化公共服务网络。到2015年底,实现宽带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90%。(记者 王晓晴)

 

相关文章